联系方式
  > 展会新闻  > 2024-01-15
展会新闻
“三农”路上的利与弊,山西地区农业产业,如何实现经济振兴?
2024-01-15
          

微信图片_20231208100948.jpg

前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三农问题”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是中国农业发展迅速、适应国际经济发展的需要。

当前,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农业生产也进入了稳步发展阶段,但随着农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一些新的农业问题随之而来,产生了许多新的问题。

制约山西地区农业产业经济振兴的主要因素

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实施,山西农村也在积极地跟上改革步伐,农业发展迅速。但由于山西人口众多。

近年来,农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山西农业发展面临严重的劳动力过剩的问题,农村劳动力过剩问题是关系到农业发展和山西整体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

农业劳动力过剩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相关农业技术正在循序渐进地涌现,农民在从事农业生产时开始采用新的种植技术,利用机器耕地。

据统计,截至2021年年末,全省农用机械设备达269.75万台,有了现代化机械的辅助对农民无疑是一种极大的便利,可以提高农民的劳动效率,减少田间作业任务,节省大量的人力。

当下,山西农村存在大量的过剩劳动力,造成了部分农民无地可种、无活可干,严重地制约了农业经济发展。

由于山西农业经济发展迅速,大量使用农药、化肥、生长激素,导致农药残留超标,山西的农产品品质也受到了严重影响,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和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第一,化学残留物超标是影响山西农产品品质的重要因素。部分菜市场和超售卖的农产品会残留大量的杀虫剂和各种农药,这些杀虫剂主要为有机磷、菊酯类。

还有部分蔬菜含有大量的硝酸盐,这是由于人们使用大量的肥料,导致一些蔬菜被肥料严重污染。此外,重金属污染程度也较高,多数蔬菜砷、铅、汞超标。

第二,山西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对农产品品质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近年来,因山西的城市化进程加快,导致部分地区因追求短期的经济效益而忽略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水资源和大气被污染,致使土壤铅、汞、砷、镉超标,对山西绿色食品的种植产生了不利影响,影响了山西的农产品品质,对人们的健康构成了极大的威胁,甚至会引起慢性中毒的现象。

通过研究2005—2021年山西农产品批发价格发现,农产品的价格变动最大,水果和鸡蛋次之,随后是水产品、鸡蛋和猪肉。

2005年以后的7~8年间,农业的价格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变动,而2016—2021年,农产品的价格变动幅度更大。

山西的粮食市场持续发展,逐渐对外开放,由此导致农产品的价格变动幅度较大,价格的起伏不但对消费者有很大的影响,而且对生产者的收益有一定的影响。

此外,农产品的价格则因天气、农产品供应时间、节假日前后的不同而产生变化,价格存在较大的波动。

农副产品的价格在节假日也会有所变动。此外,气候等环境因素会极大地影响新鲜农产品的价格。

例如:番茄的批发价在一年中呈现先升后降再升的走势,番茄大棚面积大、露地栽培多,一年内的价格波动足以说明其价格受到上市时间的影响。

运用合理、科学的农业发展方式,可以有效地推动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当前,为了实现人与大自然的和谐发展,应采取农业经济和谐循环发展的方式,以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

农业循环经济是以生态农业资源为基础,以循环方式替代传统农业消耗逐步增长的经济体制。

山西省许多地区都在采用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推动农业经济发展,这是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方式,但山西的部分地区仍然沿用传统的农业发展模式。

比如,山西省的山区仍使用单一、传统的发展模式。以龙头企业为主导的农业生产模式已经成为山西省山区的主流,而这一模式对资金、人力、物力都有较高的要求,不利于农业的发展。

山西部分地区主要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从世界经济的观点来看,这是一种小规模的农业经济,严重影响了农村的可持续发展,与现代农业生产模式相违背。

此外,农业信息的传播速度较慢,农民不能及时了解最新的农业技术,掌握最新的农业行情和病虫害防治知识,从而影响了农民的农业生产活动,使得他们的收入下降。

山西省位于中纬度地区的内陆地区,在地理上被划分为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

受太阳辐射、季风环流及地理环境等的影响,山西省气候具有四季分明、雨热同步、光照充足、南北气候差异明显、冬季气温差异大、昼夜温差大等特征。

山西省的年平均气温为4.2~14.2℃,总体上呈现出由北到南递增的趋势,从盆地到高山地区递减的趋势。

全省年平均降雨量为358~621 mm,春季降水量少,土壤干燥,夏季降雨多,容易出现暴雨、冰雹等恶劣天气,对农业生产不利。

此外,山西的大部分地区每年都会受到空气污染的影响,每年超过200 d都会出现此情况。因为小麦、棉花、玉米等农作物都是在充足的阳光下生长的。

因此,烟雾对他们的生长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同时,由于农作物病虫害等原因,农作物产量下降,导致农户收入下降。表2 山西省2005—2021年土地受灾面积和成灾面积情况。

注:数据来源于《山西经济年鉴》(2022)

由表2可知,山西发生灾害的区域和受到自然灾害面积不平衡,与2020年相比,2021年的灾情和成灾面积虽然有所改善,但形势依然严峻。

促进山西地区农业经济振兴的对策

山西省有着巨大的人口基数,拥大量的农业劳动力,由此产生了农业人口过剩这一严重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有效转移剩余的农业劳动力。

首先,要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至非农业性行业。例如: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至第二、第三产业。

目前,山西的第三产业主要包括交通运输业、商业和餐饮服务等,可以将农村剩余的劳动力转移至其他行业。这种办法能很好地解决人口多、土地少的问题。

其次,要迅速地调整乡镇企业的产业结构,使乡镇企业逐步发展至新的高度,使更多的剩余劳动力向此方向转移,能增加人们的收入。

最后,组织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劳动能力,增加工作岗位,提高农民的劳动技术,提高劳动生产力和生产效率,从而推动农业过剩劳动力的迁移。

山西的农产品种类繁多,生产、流通、消费的背景不同,其发展规律也不同,有的商品价格无法被控制,有的则能有效控制物价的涨跌如大蒜等存放时间较长的产品,就可以控制他们价格的涨跌。

在“互联网+”大环境下,山西省可以利用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网络营销等手段,实现农产品在线销售,从而进一步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

山西省通过“互联网+”与农业经济的结合,使农村的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将原本线下售卖的商品转为线上销售。

例如:苹果、板栗等,都可以通过网络进行销售。如今,人们都习惯于网络购物,农产品线上销售既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又能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农民的衣食住行都是靠自己的劳动来维持的,而要防止土地的干涸和土地的硬化,就需要在沙地上多种植树木和青草,并适时进行浇灌。

一旦出现洪灾,要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防止洪水过多,使根系受损,同时要加强对农作物的管理,使庄稼早日恢复正常。

在洪涝灾害后,很容易出现病虫害,要注意农业生产的变化,适当施肥,合理喷洒农药,防止病虫害出现,减少农业生产和农民的经济损失。

结束语

农业在山西经济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经济的发展将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

但在发展的进程中,仍旧存在农业劳动力过剩、农产品质量不高、农产品市场价格不稳定、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单一、自然灾害影响较大的问题。

山西农村要采用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提高农产品质量、实施农产品价格保护、创新经济发展方式、加强防灾减灾、增强农民的农险意识等方式,推进农村经济振兴。

山西农机-2000+1180.jpg